为深入贯彻2016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落实《农机化教育培训“十三五”规划》,切实做好2016年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特提出2016年赣州市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16年要继续推进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以下简称大行动)。通过大行动,可以加快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新型农机手和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机化人才队伍结构,夯实农机化发展基础,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强化教育培训质量,努力完成农机化技术培训任务。
二、培训计划
2016年全市农机化技术培训任务30800人次,其中全年全市培训农机化管理人员400人次、推广科技人员400人次、实用人才30000人次。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各县(区)举办各种农业机械演示会4次以上,机插技术培训班2次以上。
三、培训要求
1、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按照依法行政、强化履职尽责等要求,进一步加强各级农机管理人员的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支管理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农机化管理人才队伍。要加强乡镇以上农机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三农”政策理论、农机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2016年,赣州市农机局开展基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人员和企业农机购置补贴具体工作人员培训,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人员培训,以及水稻生产、果业生产、蔬菜生产、茶叶生产、油茶生产、烟叶生产等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
2、加强科技推广人员培训。积极发挥农业机械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作用,加强产学研推用结合,依托行业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集聚和培养农机化高级科技人才。要加强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培训,重点培养县以下推广人员的示范推广、技术服务能力和县以上推广人员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3、加强实用人才培训。加大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培训力度,采取措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全市重点加强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农机驾驶操作和维护修理人员等实用人才的培训,提高作业服务能力,增强致富本领。要充分发挥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示范基地的作用,加强农机技能人才培训,优化农机技能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推进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与维修管理、安全监理、技术推广等工作的结合,创新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模式。鼓励开展农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好机手参加农民日报社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农机手大赛,激发农机人员学技能、比技能、用技能的热情。要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组织好新购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手掌握使用现代农业装备的水平。
4、加强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各地农机化主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拖拉机驾驶培训的监管,按照农业部令第41号《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一是培训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农业部颁发的《拖拉机驾驶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使用统一培训教材,按照许可范围和规模从事培训。要按时报送《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情况登记表》。二是进一步加强理论教员和教练员队伍管理。教学人员不少于5人,且应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三是培训机构要严格按照培训大纲学时要求,组织好理论和技能教学,严禁只收费不培训或少培训、未按教学计划和大纲组织培训等违反《办法》的行为。四是进一步规范考试秩序,严格执行考试科目和考试标准,不合格不发证。五是要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倒查意识,加强对学员安全意识教育,按规定组织培训,确保培训质量和农机安全生产。六是强化农机驾校检查指导,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并形成培训管理情况报告,于6月30日前报送赣州市农机局管理推广科。
5、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培训,采取事企联合、校企联动等方式,鼓励相关企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共同参与培训活动。要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采取现场演示、送教进村、科技入户、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大胆探索培训新形式,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吸引更多的农民机手参加培训学习。各县(区)农机局、赣州开发区农办要将2016年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方案于3月底前报送赣州市农机局管理推广科;将具体培训进展情况和全年的工作总结分别于7月5日、12月5日前报送赣州市农机局农业机械化管理推广科。联系电话:0797-8196337,电子邮箱:njjgltg@163.com。